按品质不同,一般分为甲乙面、丙面、丁眼、小补等品级,判断品级主要根据皮子的颜色、木质、虫眼、色差、结疤、小鲜结、洞等的好坏、有无、多少。 奥古曼染色木皮木材大乔木,高约25~35cm,直径1.0~2.5m以上;具大板根,有“非洲树木**”。该属仅1种,分布于中非和西非。该种主要从咯麦隆、加蓬、赤道几内亚地区进口,是数量较大、较重要的西非胶合板用材。木材材性:光泽强。纹理直;结构细而均匀;重量轻;硬度软;强度低;干缩中。加工容易,含硅石,刀具略钝;单板表面刨切旋切性能佳;表面略起毛;胶黏性能良好;钉钉容易。略耐磨。干燥快,无缺陷。气干密度大于为0.48g/cm3。适用范围:适用于旋切单板、胶合板、细木工制品、家具、木模、包装箱、轻型构件、乐器等是较主要的胶合板旋切用材。 奥古曼染色木皮刨切薄木制造工序: 通常,加工**薄木的是采用刨切的方法。其工序流程如下: 原木→截断→剖方→软化(汽蒸或水煮)→刨切→烘干(或不烘干)→剪切→检验包装→ 以下仅介绍其中2个重要环节: 1、截剖 原木进厂后,首先要按照所需长度截成木段,而后再剖制木方时,必须根据原木直径、木材纹理和木方在刨切机上的固定方法选择锯剖方案,使刨切的薄木宽度不小于有关要求。 方案合理不仅出材率高,而且制得的径切薄木多,弦切薄木少,所得产品装饰价值高。不同径级的原木要采用不同的锯剖方案。图中的粗实线为锯剖线,箭头方向是刨刀的刨切方向: 在实际生产中,直径小于400mm的原木通常采用锯剖方案B,而直径为400~800mm的原木则多采用锯剖D和E。采用这些锯剖方案生产薄木时,出板率高,薄木质量较好,刨切机效率较高。 2、干燥 干燥后含水率一般要求在8%~12%为宜,薄木干燥设备有连续作业的滚筒式干燥机和带式干燥机以及间歇作业的干燥室。干燥室是老式干燥设备,很不经济,但干燥质量较好。应用较广泛的是滚筒式干燥机。比较簿的薄木,特别是厚度小于0.4mm的薄木,必须采用带式干燥机。